凌晨五点半起来赶飞机辛不辛劳?不辛劳,即将踏上的湘赣红色旅游让人激动。亲身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峥嵘岁月,亲眼看看韶山、井冈山这些孩童时书本上知道的革命圣地,热血喷涌。专家估计,2015年前,将有八亿人踏上红色之旅,我们走在了前面!
江西老表
一小时二十五分飞行,飞机在长沙降落。没看到一丝城市影子,长沙机场一定修得隔城市好远。接团导游是个憨厚江西小伙,长得小巧,一再表白他不是童工。他称我们表哥表姐,说“表”是很亲切的并讲了由来。
第一个喊老表的是明朝开国天子朱元璋。朱元璋曾在江西鄱阳湖落难,被救后感动地问村民姓什么。村民说全村都姓陈。朱元璋兴奋极了,我凤阳老家的娘舅也姓陈,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呢。如此说来,我和你们还是姑表兄弟喽!自此以后双方都亲切地称呼对方为“老表”。
长沙机场
朱元璋对康郎隐士的支持与帮助感激涕泣,离村时,他向父老乡亲表示说:我朱元璋假如得了天下,你们有什么事只管来找卧冬只要说一声是江西来的老表就行,我一定要报答你们的恩情。
朱元璋果然在应天府(南京)即位,万人簇拥,三呼万岁,登上了明朝开国天子的宝座。没过几年,江西水旱相继,灾难不断,老百姓挣扎在饥冷交迫之中。地方衙门贪官还要向老百姓征收田赋捐税,敛收财货,老百姓苦不堪言。此时,有人忽然想起了当今皇上朱元璋离村时说过的话,也许他真能开开天恩,于是,村里选了三个有胆有识的人往找他。
三个村民昼夜兼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南京。乡下人进京,哪知皇宫大院的森严,来到皇宫前打钟撞鼓。钟鼓惊动了天子,他问道:“何人大胆惊驾?”太监唯唯回报:“三个江西来的百姓,说是圣上的老表,口口声声要求见驾。”朱元璋一听,忽然想起当年鄱阳湖康郎山落魄的情景,大手一杨,大礼相迎。朱元璋御驾接见江西来的“老表”,问明缘由,好言相慰,好酒相待,立即下旨,拔出大批银钱粮草赈济江西灾民,康郎山则永远免交粮赋税收,传谕各州、府、县。从此,“江西老表”就在全国各地传开了,老表这个词也就有了更深的意思。
刘少奇故里
红色游第一站刘少奇故里。刘少奇故里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东距省会长沙50公里,南距韶山市毛主席故居37公里。群山构成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刘少奇故里”庄重厉穆美丽,长长青石梯山脚展到山顶,“刘少奇故里”的高大牌坊蒙蒙细雨中薄雾缭绕。展馆内图文并茂先容刘少奇生平,还摆放着刘少奇生前的穿着、乘坐过的吉普车、睡过的地展。
年轻的女讲解员讲到刘少奇生平声音哽咽,我们也为伟人最后的日子深深悲痛。受***的刘少奇已无力站起,一床毛毯裹住他到河南度过生命的最后二十七天。往世后刘少奇被秘密送往火葬场火化,死者职务一栏填写的竟是“无业”!
刘少奇故里牌坊
牌坊后的长门路
刘少奇穿着过的衣帽
刘少奇故居前面有一口水塘,房后有一抹低山,整个故居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环抱。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坐东看西、土木结构的内套四合院式屋子。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在一座盖有茅草的栅栏门内的四合院中,为土木结构,泥砖墙上粉饰着糠壳泥,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门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后是山峦。刘少奇1916年往长沙读书以后,冷暑假回家居住。1961年5月,他回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曾在此居住一周。***期间,故居被毁坏。1980年对故居按原样进行了修复。当年的卧室、书房、开调查会的横堂屋内摆放了实物、照片数百件,供人瞻仰参观。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冲,距长沙市100公里,距湘潭市40公里,距刘少奇故居花明楼仅37公里。韶山河流未几,但多山多树,诸峰并峙,脉脉回环,景色迷人。韶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传说早在上古时期舜曾来过这里,而韶山名称的由来就与他有关。舜是一位部落同盟首领.尧把首领位置禅让给他后,他勤勉图治,深得民心。为开拓疆土。征服三苗,把中原文化传进苗地,以造福百姓,舜曾南巡,宿营韶山之际,命随从奏乐起舞,欢快的乐音,引来四周林中的百鸟叫唱应和,把百鸟之王凤凰也吸引来了,一时间漫山遍野仙乐飘飘,令人不知天上人间。后来人们把舜的随从奏出的音乐称为“韶乐”,把舜听音乐的地方称为韶山。冲是土语,指两山之间相夹的部位。
与游刘少奇故里的烦闷相反,游毛泽东故居简直太闹热了。今年逢建党90周年,红色旅游异常火爆,毛主席广场比春熙路还闹热。进故居须步行,就是答应车开进往也开不进,参观的人从山脚排到半山的故居。进到故居也是后人催前人,看了就走,根本容不得让你驻足细细端详,人太多了。
故居大门顶端挂着的“毛泽东同道故居”金字红木卦冬***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故居的前面是荷花塘和南岸塘。毛主席一生酷爱游泳,南岸塘就是他少时“习武练艺”的最好地方。1963年11月,郭沫若参观韶山时,曾指着这口塘感叹地说:“毛主席是少时游池塘,老年游长江啊!”
故居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门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型结构,这里老百姓称为‘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荚冬东边13间小青瓦房为毛主席荚冬西边四间茅草屋为邻居荚冬中间堂屋为两家共用,总计占地面积56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70余平方米。
毛泽东同道故居
排队参观毛主席故居
1878年毛主席的曾祖父毛祖人买下上屋场东边的五间茅草屋,1888年毛主席的祖父毛恩普携儿子毛顺生、儿媳妇文氏迁居于此。后来毛家几代人历经几十年将故居改建和扩建,到1918年建成现状。1929年国民党政府没收了这栋屋子,将它出租给农民,年深日久,屋子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部分家具遗失。
解放后,人民政府收回了屋子,并对它进行了修缮,基本上恢复了原貌。现在看到的屋子是按1918年的原状恢复的。这个时候是毛主席家经济状况最好的时期,当时家里拥有这13间半瓦房和22亩田土。但是身为毛家宗子的毛主席并未继续父业,而走出韶山,登上了中国政治的大舞台,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往看毛主席
毛泽东广场参观的人群
毛主席爱吃的菜贴在墙上
晚上在韶山市住宿。韶山市很漂亮,街道整洁,林木繁茂。这里的一切都贴近毛主席,听到的都是红歌,毛主席最爱吃的菜贴在餐馆墙上。我们就是根据餐馆墙上的提示,点了地瓜干炒腊肉、毛氏红烧肉、白汤鱼头、长征鸡。味道不错价格却惊人,红烧肉88元一盘,三分大小一坨12坨。
韶山酒店的免费早餐丰富,除司空见惯的馒头花卷牛奶豆浆稀饭,还有芋头粽子米线。像专门的卖米线小展,服务员一碗一碗烫,佐料自放。
井冈山会师纪念碑
韶山出发向井冈山挺进,四个半小时急驶,才在一个小镇停下吃午饭。太饿了,催促店家快上菜。店家像经历了世界大战:“今天我们都接待了十几拨客人!”我们来了还是要接待,饿得前胸贴后背时,疲惫的服务员终于端上了菜。菜很可口,接近成都口味。鱼更是一枝独秀,香、鲜,鱼肉吃着很软。这里就是湖南、江西交界处。湖南真大呀,跑了整整一上午。
井冈山会师纪念碑
江西,简称赣,位于中国东南、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境内主要河流赣江而得简称。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进进江西,革命根据地印象逐一闪现:黄泥小屋、老树翠竹、田间卧牛、险峻山岗。我们放起了红歌,情绪一下调动起来,随着放声歌唱。第一个景点“井冈山会师纪念碑”骤然出现!
1928年5月4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军,在江西宁冈砻市与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井冈山会师纪念碑是197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五十周年时在龙市破土动工兴建的,于1980年5月4日建成,华国?**湍畋庾帧?
纪念碑高度为19.28米,碑座长5米,宽4米,取意于1928年5月4日,纪念朱毛两军会师的日子,碑身用红大理石镶成,分别代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和南昌起义部队的两面军旗。前面顶端金色的镰刀斧头是中国***的标志,表示两支部队在党的领导下胜利会师。碑座的两边刻有朱德同道纪念会师的诗篇。正面的碑文是经胡乔木同道审定后,由当年参加过井冈山会师的老红军战士陶轨际同道书写的,碑文高度概述了会师的经过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建立此碑,以纪念井冈山会师的伟大历史功绩。
井冈山名字由来
从会师纪念碑开始进进井冈山景区。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得名源于客家人口误。清朝初年,客家人为避战乱迁徙到五指峰(百元人民币背面主景)下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这里四面环山,地形似乎一口井;村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称溪为“江”,遂名此地为“井江”。因村庄依山向江建造,这村子也就叫作“井山河村”。客家人口音“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村子称为“井岗山村”。尔后又有人陆续迁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就把“井岗山村”的“岗”字往掉了“山”字,称作“井冈山村”,又把居住的这座山称作“井冈山”,于是便有了“井冈山”这个地名。
井冈山标志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团结、改造了王佐武装,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开始有了崭新的含意。当时,党在革命根据地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井冈山前敌委员会”。1928年11月,毛主席为中共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一份给中共中心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首次正式使用了“井冈山”这一名称。《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阐明了军事根据地:第一个根据地就是井冈山根据地,介在宁冈、酃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南北相距90里。东西相距80里。从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组织的文件,中共湖南省委和江西省委的文件,以及国民党的文件、报刊中,也都先后使用了“井冈山”这一名称,使井冈山从此著名于世。
黄洋界上炮声隆
黄洋界位于井冈山主峰北面,扼山险要道,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黄洋界,客家话“汪洋界”。我们到时正值雨后,满山云遮雾障,能见度15米,真是“汪洋”。
黄洋界进口是一座大理石砌成的电影院,需花50元看一场3D电影《黄洋界保卫战》。黄洋界保卫战敌众我寡,红军布下竹钉阵、竹篱阵、滚木擂石阵、壕沟阵打退国民党围剿。传奇色彩是红军使用的那门迫击炮,只有三发炮弹,头两发没打响,第三发打响了,还命中敌指挥部;红军又在山头摇摆军旗,铁桶内炸响鞭炮,迫使敌人误以为红军主力赶到仓惶逃窜。
黄洋界景区进口
黄洋界哨口
油画“黄洋界保卫战”
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四个团的进犯之敌,胜利消息传来,毛主席非常兴奋,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1977年10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50周年之际,修建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镌刻了毛主席词《西江月•井冈山》。
电影院出来一个与“毛主席”合影的台子在旁边,主席由一名特型演员扮演。合影前导游就教我们,主席出来说“同道们好”就答“主席好”;“同道们辛劳了”,“为人民服务”;“人民万岁”,“毛主席万岁”。
站好队形,空出位置给主席。“毛主席”从一间小屋走出,身材高大,长相也有几分神似。他果然那么问的,我们自然也那么答。照片几分钟后就拿到,电脑打印再塑封,不错。
合影台下往就是真正的黄洋界哨口,坡陡路狭,地势险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后,把黄洋界作为重要设防五大哨口(朱砂冲、黄洋界、双马石、八面山、桐木岭)之一,兴修了工事。当年的战壕依存,石台上塑着打出制胜炮弹的迫切炮,任游客抚摩合影。
哨口过往是仍保存着的红军驿站。雨后的山林湿滑险峻,红军的挑粮小路若隐若现。红军驿站瓦顶土坯墙,只是正屋可以参观,两边的客房上着锁。
最值钱的山
五指峰 第四版人民币百元币背面主景
笔架山距茨坪30公里,海拔1357米。笔架山主要由中峰(扬眉峰)西峰(看指峰)、东峰(观音峰)三大峰组成一个“山”字形,远远看往,如同笔架,故名笔架山。笔架山宏伟壮丽、葱茏峻拔、逶迤奇险、风光秀丽。
笔架山对面的五指峰,就是第四套人民币100元面币背面主景,由吉安市群艺馆高级摄影师池仙照1960年拍摄的《井冈山主峰》为蓝本精绘而成的。
缆车内往下看
党旗飘扬杜鹃怒放
这张照片进选,据传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为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百元票背景图案,工作职员数易其稿都不如意。采风到笔架山四周一个文化馆休息,翻杂志掉出一张照片,五座山峰雄浑挺拔,作为百元票面背景图除这张图哪里还有更合适的图!工作职员急问照片拍的哪里,拍摄者是谁?照片就是池仙照拍的,命名为《井冈山主峰》。
为看清朱榕基说的这座“最值钱的山”五指峰,一条5200米国内最长的索道架起。车厢式的缆车玻璃门,我恰好坐在车门边。本就有恐高症,缆车行驶半空心都要绷出来了,往后看更吓人。
好不轻易上到顶,要看清五指峰还要走十里杜鹃长廊。长廊像架铁路,几米远就两根水泥柱从下面撑上来,再在上面浇水泥路面。依山势长廊宽处两人能并排走,窄处一人都要侧身过。浇恐路面经常碰到一些树干在路?**恢茫砸慷忌岵坏每骋豢茫錾隙际橇舳慈檬魃ぁV沼诘搅斯劭次逯阜宓淖罴盐恢霉劬疤ǎ故遣Aд沟兀屯肪图以品啥桑∥夷歉也壬贤对墩占刚疟鹑苏驹谏厦娴恼掌愕酱艘挥巍?
茨坪——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中南海
参观井冈山两天都住宿茨坪。茨坪原是井冈山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新市址迁进厦坪后。茨坪改为镇,茨坪镇。茨坪古时长满柿树,称为柿坪。因当地人念"柿"为"茨",后渐改为茨坪。茨坪古时本属遂川县管辖,因永新县令狡诈,设计焚香叩天地圈套,以香烟吹向何方定县界。焚香时,永新县令巧用衣角一拂,香烟倒向永新,因而茨坪判为永新县管。
国务员院公布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旧址
井冈山义士陵园
茨坪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中南海。1927年10月下旬,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到达茨坪,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茨坪就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整个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单位的所在地。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都先后迁来这里,毛泽东同道就是在这里写下《井冈山的斗争》这篇著作。这里的革命遗址都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虽说在韶山看了毛主席真正的故居,出于对伟人的热爱,顾不得笔架山十里杜鹃长廊走得脚软,我们还是参观了茨坪毛泽东旧居。茨坪毛泽东旧居坐落在茨坪中心的东山脚下,面临风姿秀丽的挹翠湖。这里原是一栋农民的住房,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茨坪就居住在这里。到1929年1月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每到茨坪就在这栋屋子的中厅右后间居住和办公。1928年11月6日重新组织的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机关也设在这里。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这栋屋子于1929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1961年重新修复,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紧邻故居是井冈山义士陵园。陵园建在高高的山顶,一队从宁夏来的游客展着党旗,抬着花圈行进在苏轨梯的长长门路上。登上宽广的台阶即进进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背?987年视察井冈山时为陵园题写的。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死难义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主席手书。
瞻仰大厅内放置的花圈、花篮,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井冈山时向义士们敬献的,有社会团体及旅游观光团敬献而留下来作为纪念的。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牺牲的义士,有的照片都没有,用党旗和青松代替;右侧是建国后往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挂像。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义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周边七个县市范围的义士名录,共有位。厅中有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安放在正上方,这是对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义士立的一块无名碑,以示人们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打响第一枪
早8点从茨坪出发,又一个长途奔袭下午1点到达南昌。途中经过井冈山市,拍到了代表井冈山的标志雕塑。雕塑是一面党旗,通体鲜红,基座白色,形象沉稳大气,这才是真正能代表井冈山的标志嘛。昨天在茨坪我还徒步到1928广场往拍一个搭起来的井冈山标志,那天照相机没电了,心里一直遗撼,于是昨天下午问着往。今天拍到这个井冈山标志,昨于辛劳拍到的可以删了。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西端洗马池,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内。旧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19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到南昌,包租下这个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国***前敌委员会。江西大旅行社成为领导起义指挥中心。
雕塑 南昌起义激战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枪响,震动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军事顾问团顾问长刘伯承率领起义军两万余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宣告了中国***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当时的总指挥部旧址内。
我们往时闭馆,参观的人太多了,一批批放。门票不要钱,晃下身份证领取。展览通过雕塑图片文字简述了南昌起义,最触目惊心是一面姓名墙,参加南昌起义的二万五千多人,建展览馆时有名有姓的只收集到八百多位http://www.jf204.com/。展览的一大亮点是将一楼二楼买通,修筑成山道,两旁有翠竹、杜鹃,南昌起义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解说员解说到这里,真挚希看大家能到井冈往实地看看。听到心里一阵满足感,我们刚从那里来。
庐山
早9点半从南昌出发,12点半到达庐山。进庐山像乘飞机,我们到的那天庐山新修的检票大厅投进运营第一天。游客在购票大厅购票后乘电梯上二楼,从一排类似地铁刷票口的栅栏验票通过。
上庐山的路有400个弯,毛主席写下的《七律•登庐山》诗中 “跃上葱茏四百旋”指的就是上庐山的400个弯,这是毛主席用数火柴棍的办法得到的正确数字。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如同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著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叫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异景、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天气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历代题诗极多,李白《看庐山瀑布》尤为著名。
庐山牯岭街景
第四纪冰川遗迹 冰桌
芦林湖
庐山的确景致一流,山高林密,峭壁峰壑。登上庐山竟有一条欧式街道骤现,街道的一边是花木繁茂的休闲公园,公园内白鸽翻飞。它们聚集的地方石桌上卖鸽食一元一包。时间久了,有人掏钱群鸽立即飞来,一点不怕人。街的另一边是鳞次栉比的商店。商店多是卖旅游纪念品、瓷器。清幽的庐山,贸易气氛如此浓郁,也是现代生活无法避免的。
漫步庐山街头,第四纪冰川遗迹就在街边。参天大树,青石门路,掩映林间的红白疗养所、别墅、酒店、甚至垃圾中转站、派出所,你都会羡慕处在了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还因其庐山会议著名。庐山会议旧址位于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掷笔峰麓的火莲院。这座建筑原名庐山大礼堂,为传习学舍会议礼堂,由中国国民党中心党部兴建于1935年到1937年。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练习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
1959年中国***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心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道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很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练习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庐山会议旧址
1959年7月2日—8月1日,党中心在江西庐山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心政治局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心、国家机关一些部分的负责同道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原定议题是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指标,继续纠正“左”倾错误。毛主席在会上讲了话,提出19个题目要求大家进行讨论。
7月14日晚,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针对当时客观存在的题目,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不便在小组会上谈的想法,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左”倾错误及其经验教训的意见(被称为万言书),信中首先肯定1958年大跃进的成绩是正确的;接着指出大跃进的题目所在,“1958年的基本建设,现在看来有些项目是过急过多了一些,分散了一部分资金,推迟了一部分必成项目,这是一个缺点”,“1959年就不仅没有把步伐放慢一点,加以适当控制,而且继续大跃进,这就使不平衡现象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增加了新的暂时困难”,他直截了当地指出:“浮夸风、小高炉等等,都不过是表面现象;缺乏***、***,才是这一切弊病的根源。”
7月16日,毛主席忽然批示将彭德怀的信印发给与会全体同道,随后,会议转进对这封信的讨论,在小组会上,黄克诚、周小船、张闻天等发言以为信的总的精神是好的,表示同意彭德怀信中的意见;7月23日,毛主席在大会上讲话,以为彭德怀的信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动摇性”,是向党进攻,是右倾机会主义的纲领。从此,会议转为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船等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反党团体”题目进行揭发批判。
走马观花
景点多,时间紧。庐山我们只有匆匆游。美丽谷是庐山风景区中著名的景点,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美丽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如同美丽,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美丽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美丽谷
神仙洞进口
庐山的别墅
一块峭立横空而出的巨石,曾经是庐山大林寺历代的大和尚们悟道参禅的好地方.这里两边崖壁横空相互对峙,与谷底相对高度达六十多米。这块巨石刀劈一般险峻笔挺,令人胆冷,我根本不敢站到边上照特写。
芦林1号---毛泽东旧居,1985年起为庐山博物馆,庐山建筑代表作之一。芦林1号别墅,由武汉中南设计院设计,建于1960年.第一期工程峻工于1961年7月(第二期工程未施工),石块与钢筋水泥整体浇制相结合的结构.主体为"四合院"式.
芦林一号
毛主席使用过的原物
芦林一号为一层建筑,其貌不扬,屋顶能承受迫击炮弹,房屋小型炸弹奈何不了,毛主席卧室的门是装甲门,镶有钢板能抵御子弹。毛主席卧室在南大门西侧,这里仍然陈列着床、沙发、躺椅、办公桌、衣柜、立柱台灯等原物。隔一个卫生间,便是他的办公室。
看完芦林一号开始下雨,越下越密,我们还是冒雨在含鄱口照相。没有谁再愿意下车参观,景点都是在车上一晃即过。牯岭镇吃午餐,才发现这里的菜味道很好,立即决定晚餐也来这里吃。
6点半宾馆大厅会合,人到齐了雨却没停,还越下越大。雨挡不住我们要吃美食的决心,叫来出租车直接拉到餐馆。就餐的这家餐馆是一家土菜馆,一张大圆桌坐下我们20人。这餐饭是这次湘赣红色旅游的最后一次正餐,滴酒不能沾的卧冬忍不住倒了一小口进羽觞,一路走来大家团结互助,饱览名胜遗址,为这个干杯!
[置顶][热门]庚辰本《石头记》是未经篡改忠实于原著的抄本吗?
[热门]《楞严经》第六册(二十五圣圆通章)1